谨防“打假”成“假打”
来源 :经济日报 浏览 : 发布 :2024-05-09
职业索赔能有多疯狂?
“2023年上海市职业索赔类投诉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4.6万件,其中年投诉量超过10件的投诉者有近8000人,还有人在一年内以‘无证拍黄瓜’为由向1372家餐饮店提出高额索赔。”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与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基金会联合举办第二期“提振消费维护权益”大讲堂,有关负责人对外透露以上数据。
从猪肉摊老板网售自制香肠被指“三无”遭十倍索赔,到沸沸扬扬的“农妇卖150份粉蒸肉被判赔5万”迎来大结局,再到屡屡登上热搜榜的“餐馆卖拍黄瓜被重罚”……一段时间来,职业打假人不断上演向个体工商户“敲竹杠”的戏码,并呈现出团伙化、链条化的趋势,引发舆论广泛争议。客观讲,职业索赔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损害营商信心、限制市场活力以及违背商业诚信、败坏社会风气等方面,必须以更健全的法律、更审慎的态度加以规范、调整,谨防别有用心者扰乱市场。
法治建设在路上。综合过往案例,职业打假人“奇袭”的秘诀在于“有法可依”,而相应的法律规定与老百姓的生活常识或者朴素情感有“偏差”。比如,小餐馆之所以难端出一盘合法的拍黄瓜,原因之一是经营者自认其是“小菜一碟”,不懂或不愿办理相应证件,从而被职业打假人屡告屡胜。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于去年出台《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聚焦中小企业反映的简单食品制售行为被举报这一堵点难点,作出“可以适当简化设备设施、专门区域等审查内容”的规定。相信随着相关行政程序的优化,小餐馆兜售“拍黄瓜”遭索赔案例将越来越少。
“过罚相当”正适用。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全国已有超1000家餐饮店因超范围销售拍黄瓜、凉拌黄瓜等被行政处罚,而处罚金额在500元至5000元不等。一盘标价几元乃至十几元的凉菜,难逃数倍于自身的“天价罚款”,这于小本经营的餐馆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从社会实践看:有的地方凸显人性化执法的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行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有的地方推进柔性执法、非强制性执法,对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实行“首次不罚”等。给“拍黄瓜”松绑,正是对市场活力的呵护。从这个层面看,所谓的包容审慎绝不是纵容,更不是侵害社会公众利益,而是要给中小企业发展增添动力、注入信心。
现实中,那些以“索赔”为职业的恶意举报者,以“打假”“维权”之名行牟利敲诈之实,扰乱的是市场秩序,损害的是消费生态,务必严防“打假”成“假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