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大数据“杀熟”要下猛药
来源 :法治日报 浏览 : 发布 :2024-08-08
暑期以来,各地迎来旅游旺季。人们频繁地使用在线旅游平台购机票、订酒店等,大数据“杀熟”的问题再次引发关注。有消费者投诉称:在相同平台、相同时间预订同一航班,不同账号显示的机票价格相差近千元,会员价比普通用户还贵;有人预定酒店失败,换个手机查询,价格竟然涨了……不少消费者苦叹“懂我的人坑我最深”。
大数据杀熟是指经营者运用大数据收集并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等信息,以消费者使用的不同手机设备、不同消费频率等为依据,将同一商品或服务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消费者的行为。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深入运用,“杀熟”现象在不同行业出现,其中的重灾区则是在线旅游领域。
大数据杀熟时有发生,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据媒体报道,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杀熟”关键词,已有高达14248条相关投诉,检索“大数据杀熟”关键词,相关投诉有7245条。大数据杀熟,是商家在利用消费者的信任和信息不对称套取超额利益,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背离了公平诚信的价值原则,也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
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这是对“大数据杀熟”作出的禁止性规定。
但现实中,大数据杀熟行为具有一定隐蔽性,普通消费者也很难发现。由此,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监管部门要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和约束,督促平台切实履行责任,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治理大数据“杀熟”要下猛药。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络平台与相关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其定价和服务规则的透明度,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以新技术、新手段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提高相关行为的违法成本。
治理“大数据杀熟”,除了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大执法力度外,企业的守法合规和诚信自律是关键。网络平台和企业要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创新技术和算法,简化优惠规则,营造公平、透明、健康的互联网平台经济市场环境。
要想杜绝大数据杀熟行为的发生,还需要消费者增强自身权益保护意识。对于诸如“看人出价”“价格歧视”等大数据杀熟行为,消费者应保持足够的警觉与理智,避免被算法“算计”,当发现大数据杀熟行为时,及时收集证据,运用法治力量维护自身的权益,坚决向大数据杀熟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