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镇巴县创新重点项目“穿透式”服务推动县域经济“蝶变式”跃升
来源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 : 发布 :2025-01-06
汉中市镇巴县全面聚焦深化“三个年”活动,始终秉持“要素保障、服务先行、审批提速”原则,把做好高质量项目“穿透式”服务作为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的重要抓手,聚力破解要素保障不到位、部门协同力度不够、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穿透不足等问题,创新推行“一套机制、双向推送、三色预警、四个敢于”重点项目“穿透式”服务工作模式,以闭环式思维、整链式协同、数智化管理,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滚动实施、良性循环、提质增效,开拓营商环境新路径,助力县域经济蝶变跃升、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做法被省委主要领导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一套机制”抓落实,建立穿透式体系。持续完善重点项目审批协同服务机制,建立“穿透式”服务体系,实现各审批环节无缝衔接,从头到尾形成闭环,全力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一是建立项目推进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三个带头”“一项一策”“专班督导”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领导以上率下,每月调度重点项目和招商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及建设情况,逐项目细化月度推进任务、制定作战图谱,落实包抓领导、主抓单位、保障部门和具体人员责任,推动项目早开快建,提速达效。二是建立审批协同服务机制。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对审批事项全要素统筹、审批进度全过程调度、审批问题全方位协调,“一项目一专班”建立重点项目审批协同机制,制定项目落地审批服务时间表,实行“审批部门催办、主管部门督办、建设单位主动办”,打通难点堵点,推动项目审批流程提速增效。三是建立审批攻坚克难机制。狠抓土地、林地、环保等项目落地前置手续办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协调,分类建立台账,靶向精准施策,针对逾期未解决、久拖无进展的审批事项,采取通报督办、限期整改、集中会审等方式,倒逼审批提速。强化“好差评”体系运用,面向社会公开晾晒结果,群众主动评价率和满意度均达到100%,政务诚信评价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双向推送”强统筹,提供穿透式服务。紧紧围绕审批流程的纵向穿透和横向协同,通过整合各相关审批部门的资源和信息,提供“穿透式”审批协同和下沉督帮,狠抓重点项目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审批、协同化服务,推动项目审批进入“快车道”。一是统筹项目审批事项。对年度45个重点项目提前介入,深入现场摸清详情,及时召开联席会议,围绕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事项,梳理审批手续2000余项,实施“点单式”要素保障,逐项目编制审批协同服务清单,对涉及的11类审批要素、26项资料全面交底,明确联审联办要求,实现一表统管、一码通办、一单提示,让项目主体明明白白。二是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坚持“一项目一指引”,实行“要素预审”“部门会诊”“定制审批”,制定《重点项目审批事项办理指引》45本,打通关键环节26个,涵盖各项目配备的专班人员信息、办理事项流程、审批所需资料目录等内容,根据服务指引加强审前辅导。绘制项目建设审批流程图,提供专业、精准、规范服务,项目主体照单可办,审批时限压缩10%。三是构建双向推送格局。实行要素服务部门与项目主体、镇街项目专班双向推送机制,将《重点项目审批事项办理指引》分送项目建设单位、责任单位和各专班成员,强化多方联动配合,破除信息空间壁垒,明晰审批路径方法,切实解决项目主体“怎么办”、镇街“到哪办”、部门如何“并联办”等问题,持续打好“项目大会战”。
“三色预警”督进度,创新穿透式管理。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赋智、赋值作用,通过对重点项目实行“红黄绿”三色督办,强化从项目立项到项目建设“穿透式”闭环管理,实现“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一是数智赋能全过程管理。强化“四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开发运用镇巴重点项目管理大数据云平台,紧盯项目前期推进、开工建设、投资完成、入库纳统、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和任务指标,通过实时监测、智能分析、自动提示,夯实各级领导干部管理责任,赋能打造数字化“镇心办”服务品牌。二是“红黄绿”三色预警。对标月度推进目标、季度考核任务,创新开发重点项目管理微信APP小程序,对均衡进度项目予以“绿色”标识,投资偏离项目予以“黄色”预警,重大问题项目予以“红色”警告,深化“红旗”“蜗牛”项目命名,压实问题认领、会商、交办、反馈、跟踪、督办等各环节责任,以工作闭环推动项目建设全流程提速增效。三是重点项目一体化调度。坚持专项调度,对审批流程多、协调难度大的事项,组织涉审部门专题研究、逐级介入,打破行业壁垒,实现穿透式闭环管理,确保各环节按照既定时间和标准完成。前三季度,年度45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投资率、入库率分别达到100%、76.7%、96.7%,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民间投资、产业投资占比均达到60%以上。
“四个敢于”促改革,全链穿透式融合。始终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服务理念,最大限度进行信息共享、流程优化、资源整合,实现全链“穿透式”融合,力促服务靶向准,审批提速快,项目落地稳。一是敢于破解项目梗阻。推行“承诺制+容缺办”,梳理公布容缺事项清单,充分研判企业信誉风险,既严守底线、不碰红线,又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不违背上位法前提下,突破条条框框,下硬茬破解审批过程中的耗时、梗阻问题,最大限度为项目主体省钱省时省力,让干部敢为、企业敢闯。二是敢于突破审批围城。通过“三集一优”改革举措,将182项条块管理、分散审批、互为前置、一事跑多门的审批事项聚合为“一个主体、一枚印章”,走出“部门政府”,打造“整体政府”,突破“公章围城”。推行多部门联审事项“并联”审批,破除“旋转门”。三是敢于尝试整链协同。深化产业谋划,精选增长赛道,深入研究8条重点产业链,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倾斜,助力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实现“一强带百业”。重点实施“全景绘链、项目建链、平台聚链、创新强链、数字融链、招商补链、文旅延链、品牌优链”八大铸链行动,打造协同化全产业链新模式。四是敢于创新圈链服务。以“专业思维”开辟项目谋划新赛道,突出“三方联动”,按照“夯实要素支撑、提升项目质量、优化投资结构”原则,领导带头谋、部门靶向谋、镇街精准谋三方同向发力,新谋划储备重大项目139个,计划总投资681.9亿元。以“链式思维”跑出项目招引加速度,聚焦生物医药等四大产业集群,绘制产业全景图谱,用好对外驻点招商、小分队叩门招商、大型节会活动招商、路演招商等渠道,为项目建设蓄势增能。今年已外出开展招商活动147批次,累计到位资金11.8亿元,固定资产、重点项目转化率分别达32.7%、32.43%。以“闭环思维”开创项目保障新模式,为项目主体提供审前、审中、审后“全链条”服务,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抓好要素保障,实行“谋划+招引+保障”穿透式服务,用优质服务助力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