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陕西>>诚信建设万里行>>信用赋能·助力陕西营商环境突破
商洛市镇安县坚持向“新”而行,以“智”提质,积极探索建立“服务+”工作机制,织密护企发展“一张网”, 精准捕捉并及时满足企业的法律需求,以更优质、更高效的司法服务为镇安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服务+工作室”,汇聚纠纷化解能量网。一是搭建平台问需于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设立村级优化营商环境“法官助企‘店小二’”工作室,12名优秀员额法官与13家本地重点民营企业精准对接,发挥“法官联企工作室”作用。二是一线走访纾困于企。持续开展“百名法官入企走访”、县级领导“走访五上企业”等活动,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及时输送“避坑十条措施”,开展法治帮扶与体检35次,收集问题60余个,提供订立合同、投资融资等方面咨询300余次,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意见等120余件,解决企业用电、改制等实际问题10余件,转换企业“需求清单”为优化服务的“改进清单”。三是就地解决便捷于企。以“法官助企店小二”为媒,邀请行业和企业代表旁听物业、食品安全等代表性纠纷的审理过程,当庭宣判、就地解决纠纷,达到“办结一案,化解类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服务+多元联动”,织密矛盾调处机制网。一是善用司法确认,压减调解时限。坚持部门联动原则,县法院、发改局、司法局、经贸局、农业局等部门联动发力,引导企业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打造“司法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的全覆盖式解纷服务链条。2024年司法确认涉企纠纷6件,为企业节省诉讼成本11.2万元,缩短解纷周期115天。二是规范司法建议,降低企业风险。充分发挥司法建议在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营风险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向辖区银行、保险公司发送司法建议20余份,提出严格落实贷款审批制度、定期开展信贷业务合规审查、把控重点环节审查义务、完善特别条款说明义务等可行性建议10余条。三是成立调解中心,化解金融纠纷。为妥善降低金融纠纷数量逐年递增趋势,2024年12月9日成立金融纠纷调解中心,负责全县涉金融类纠纷多元调处工作,进一步优化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对护航全县金融法治环境健康发展、探索打造“开放性法院”意义深远。
“服务+诚信友善”,激发市场活力信用网。一是共签承诺,守护食品安全。聚集小餐馆、大排档、熟食店、早餐街等饮食安全领域,法院、市监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普法走访80人次,涉及店面56家,签订《个体工商户诚信经营承诺书》60余份,强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共同打造诚信、安全、放心、有序的餐饮行业营商环境。二是援引诚信,彰显教育作用。主动在涉及劳动、买卖、借款合同等纠纷的判决中引入诚实信用原则,发挥裁判教育引导作用,营造诚信经营良好氛围。三是友善护企,慎用强制措施。牢固树立“善意文明”理念,在执行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对有可供执行财产公司的保全措施,慎用、巧用执行措施,同时助力招商引资部门盘活烂尾楼盘,恢复市场活力,竭力“蓄水养鱼”,厚植企业诚信经营的法治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