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建设观摩培训班在京闭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一批优秀的平台网站获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示范性平台网站、标准化平台网站、特色性平台网站。
11月30日,首届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建设观摩培训班进入最终的观摩阶段。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出席观摩培训班并作了总结讲话。
经过两天的预选,16个省市单位入围观摩展示环节,省级以上单位有国家信息中心、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河南省、贵州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市级层面有南京、深圳、杭州、上海、厦门、福州、沈阳、青岛。青岛海关总工程师任尔伟、中国信息协会特邀副会长何华康、中国改革报社副总编兼《中国信用》杂志总编辑吴小雁以及税务总局稽查局举报中心主任李光辉就各城市展示情况作出了点评。
观摩培训班上,一批优秀的平台网站获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示范性平台网站、标准化平台网站、特色性平台网站。 其中国家信息中心、南京、江苏、浙江、深圳、杭州获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示范性平台网站;广东、河南、贵州、辽宁、黑龙江、上海、厦门、福州、沈阳、青岛获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标准化平台网站;湖南、江西、山东、安徽、山西、河北、湖北、成都、广州、宁波、北京、合肥、长沙、武汉、重庆、兰州获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特色性平台网站。
成效、经验、前景令人鼓舞
观摩交流共同进步
“很多创新做法让人眼前一亮,许多应用场景让人印象深刻,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太多的启发,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大家在观摩中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彼此进步,实现了举办此次观摩培训班的目的。可以预见,这次观摩培训班之后,一定能够实现平台网站信息量的大提升,功能的大提升,创新的大提升,应用的大提升。”在讲话中,连维良表示,当前平台网站建设成效令人鼓舞,平台网站建设经验令人鼓舞,平台网站建设前景令人鼓舞,并实现了五个超预期。
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数量超预期。目前,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归集132亿条信用信息,仅用8个月的时间归集数据就由10亿级提升至百亿级。平台归集的“双公示”信息总量由年初的2000万条增加至目前的6080万条,“双公示”数据量在一年之内接近翻两番。
“信用中国”网站社会影响力超预期。“信用中国”网站开通以来累计访问量超过10亿人次。地方信用门户网站和“信用中国”网站向基层延伸,成为向社会公众提供信用服务的重要窗口,部分省市的网站日点击量已超过百万人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应用超预期。截止到今年10月底,全国各类法人和其他组织存量代码转换率整体超过99.7%,存量证照换发率72.9%,特别可喜的是,个体工商户存量换码率也达到了72.9%。其中十五个省区市已全部完成存量换码工作,增量主体赋码已实现全覆盖,赋码信息同步上传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联合惩戒应用成效超预期。目前,有关部门签署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已经达到30个,12个正在会签,20个正在征求意见。通过平台网站建设,为联合奖惩措施落地提供了信息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支撑,1200多万个失信主体受到联合惩戒,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失信惩戒大格局正在形成。
信用信息机构和队伍建设超预期。在国家精简机构的大背景下,中央编办于2017年9月正式批复成立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全国有14个省区市成立了专门的信用建设处室,有20个省区市设立了信用中心,上下协同一致的工作体系正在加快建立,力量正在迅速加强。
集中展示宝贵经验
互相借鉴提升建设水平
“这次观摩活动为我们集中展示了国家和地方在平台和网站建设中的代表性、探索性经验,各地要互相学习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加以运用。”连维良指出,这些经验主要包括:
以用促建。江苏省依托省级平台开展综合治税信息应用,增加税源,堵塞漏洞,促进了涉税信息归集、省级平台功能升级。杭州市通过“医信付”“信用图书馆”“信用住”等应用场景,将信用与百姓生活紧密结合,让百姓生活更诚信、更便捷、更实惠,成本更低。
深度共享。黑龙江省实现每15分钟增量更新一次法人基础信息。深圳市率先打通了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信用信息共享渠道,分别与建设银行等12家金融机构建立了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考评推动。山西省、江西省建立在线考核机制,通过平台网站实现对各市、各厅局数据共享的在线统计、督促、考核和公示。
立法立标。陕西、湖北、上海、浙江、河北相继颁布社会信用信息条例,标志着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及应用开始迈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整合力量。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河南、湖北、广东、海南、宁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地方在牵头部门设立了独立处室或挂牌,已经有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个地方成立了省级信用信息中心或省级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很多城市成立了专门的信用工作处室或信用中心,专职负责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创新栏目设计。“信用中国”网站及各省市信用门户网站不断创新栏目设计,设计展示的“双公示”“信用风险预警”“一周信用评价”“双十一信用建设”“信用承诺”“信用名片”等栏目一经推出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我的南京、我的信用”手机APP应用也广受欢迎。
运用大数据理念。河南、贵州等地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最新技术,通过对多主体投资、担保、任职包括婚姻等关键信息大数据分析,挖掘信用主体之间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多重内在联系,勾勒出信用主体“基因图谱”。
推动技术创新。沈阳市创新信用雷达等技术手段建立了预警引擎,对诚信示范企业、重点关注信用主体开展持续监控预警,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主动推广与延伸应用。甘肃、贵州、辽宁、合肥等地通过知识讲座、主题宣讲、培训巡讲、媒体互动、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宣传信用相关知识,主动推广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网站,不断延伸平台网站的社会化、市场化应用。
“虽然各省份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参差不齐,但通过此次观摩培训班,大家取得了很多共识,组织机制、制度建设、系统体系、应用项目、数据归集等成了此次观摩培训班的热题。”任尔伟说道。
“这几个城市的共同特点可以概括成三句话,就是数据覆盖广,共享程度高,应用特色多,不同的地方是优势各异、特色不一。”在专家点评环节,吴小雁表示,如果说共享平台是信用建设的硬支撑,那么信用网站的内容应该成为一种软实力,因此,我们希望信用网站更应该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办网理念,因为信用网站首先是给人用的,其次才是给人看的。有用、实用、适用是信用网站生命力的核心要素。
“这些经验充分体现了平台和网站的亮点和特色,希望各单位多向先进单位学习,把先进经验运用到工作当中,促进全国平台和网站建设水平整体提升。”连维良鼓励道。
牢牢巩固信用基石
着力做到“四个突出”
“我们之所以高度重视平台和网站建设,是因为平台和网站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石,是信用建设服务社会的枢纽和窗口,也是各地信用建设工作水平的标志。因此,要做好信用建设工作,就必须牢牢地巩固这个基石,紧紧地抓住这个枢纽、窗口和标志。”连维良强调,具体应做到“四个突出”。
突出信用信息的主动采集和有效归集。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大机制已经确立,但“归集的信息不够用、不好用,甚至不能用,有用的信息缺采集、缺归集”等问题严重存在。应靶向采集内容、创新采集方式、延伸采集应用、加强采集考评。
突出信用信息的深度加工和广泛应用。把共享数据变成用户需要的数据,围绕应用搞深加工是重要的工作方向。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中心工作、围绕联合奖惩、围绕失信专项治理、围绕行业监管开展深加工。
突出平台网站的展示设计和应用推广。平台网站的展示设计是内在功能与外在展现相统一的体现。要常思、常新,做好展示设计,多渠道、多方式,做好应用推广。
突出平台网站的联通建设和整体提升。同时,地方各级平台网站作为全国平台和“信用中国”网站的节点和延伸,要逐步实现标准一致、数据同步、措施统一和关联应用。要让全国所有信用平台网站都能够成为区域数据共享的枢纽和信用服务的窗口。
李光辉表示,浙江、广东、河南、黑龙江几个省份亮点纷呈,其中浙江从2002年就开始探索建立平台,同时探索向第三方信用服务单位开放查询功能的应用模式,并实现了五大主体的全面覆盖。
“信用网站建设首先要把信用数据归集起来,并需要具备完整性、准确度、时效性。”何华康认为,在这三个方面,当前展示的城市都能达标,也仍有改进空间。很多地方网站的查询功能越来越丰富方便,各部门的共享协同程度越来越高,他认为,最高程度的协同是做到信息系统的协同,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并将结果反馈到网站上来,希望信用网站向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连维良强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平台和网站建设意义非凡,希望能以此次观摩培训活动为契机,交流互鉴,巩固成果,创新提升,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的突破,为强盛中国贡献更大的诚信力量。
热点新闻
- 725116
- 193561
- 100994
- 68431
- 65088
- 61417
- 51564
- 42204
- 29577
- 2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