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信用北京1月20日电(分析师胡俊超)岁末年初,新华信用对2022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梳理和盘点,评出2022年社会信用体系十大事件(按时间发生先后排序)。
事件一: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对外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农户信用贷款。
事件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
2022年3月2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该《意见》围绕“以健全的信用机制畅通国内大循环、以良好的信用环境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以坚实的信用基础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有效的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23项具体内容。
事件三:知识产权领域第一批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验收结果发布
2022年5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发布通报称,为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甘肃省等12个地方知识产权局开展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按照工作安排,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对各地试点工作进行了验收,经综合评审,12个试点地方均通过验收,其中四川省知识产权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和江苏省知识产权局试点工作验收结果为优秀。
事件四:第二届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批
2022年8月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批准第二届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0)组成方案。第二届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54名委员组成,连维良任主任委员,田地、何东宁、刘睦平、蒋家东任副主任委员,周莉任委员兼秘书长,杜静、周钢任委员兼副秘书长,秘书处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
2023年1月12日,第二届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0)换届会议在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标志着第二届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事件五:国内首部政务诚信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政务诚信发展持续向好
2022年8月13日,《中国政务诚信发展报告(2022)》在北京信用学会首届年会上正式对外发布,这是国内首部政务诚信发展报告,系统展示了我国政务诚信发展的成效。该报告显示,2016至2021年中国政务诚信发展水平持续向好,中国政务诚信发展指数平均年增长率为11.5%,表明中国政务诚信建设呈良好发展态势。
该报告由中国经济信息社、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和北京信用学会联合编制,旨在综合分析我国政务诚信建设水平、系统展示我国政务诚信建设成效、直观反映我国政府公信力变化。报告编写团队以《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为依据,从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勤政高效、守信践诺、失信惩戒五个维度中选取12项二级指标,构建出中国政务诚信发展指数体系框架,以2016年为基期计算出2016至2021年中国政务诚信发展指数,综合分析了我国政务诚信建设水平及其变化,为政务诚信建设提供决策支持,为社会各界了解中国政务诚信状况提供直观有效参考。
事件六:信用管理师入选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2022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获审通过,信用管理师名列其中,标志着我国信用管理人才培养和信用管理职业技能人才评价迈入新阶段。
信用管理师是指运用现代信用经济、信用管理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使用信用管理技术与方法,从事企业和消费者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信用管理师是2005年3月经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向社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新职业。2015年7月,信用管理师列入2015版《职业分类大典》。2021年12月,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版)。
据悉,职业分类作为制定职业标准的依据,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人才评价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职业分类大典则是职业分类的成果形式和载体。1999年,我国颁布第一部《职业分类大典》,对社会职业进行系统划分与归类,填补了我国职业分类工作空白,标志着适应我国国情的国家职业分类体系基本建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职业构成和内涵发生较大变化,2010年底我国启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第一次修订工作,历时5年颁布了2015年版《职业分类大典》。为了适应职业领域新变化,2021年4月人社部启动第二次修订,并于2022年9月正式公布2022版《职业分类大典》。
事件七:文化和旅游部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验收工作
2022年10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指出,文化和旅游部定于2022年10月至12月组织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验收工作,对辽宁省大连市、上海市黄浦区、江苏省镇江市、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山东省日照市、湖北省武汉市、广东省广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重庆市铜梁区、重庆市武隆区、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甘肃省张掖市、青海省海西州等 14 个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遵循“问题导向、试点探索、重点突破、应用实践”等原则,重点围绕试点任务完成情况、试点任务实施过程、试点成果示范程度3个方面进行验收。
事件八: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社会信用纳入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党的二十大报告涉及多处信用相关内容,如“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等。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社会信用纳入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意义重大。
事件九:《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2年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公告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会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单位)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2年11月14日至2022年12月14日。
2022年1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官网发布通告称,征求意见期间,社会各界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146条修改建议,国家发改委将对相关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并予以充分吸收采纳。
事件十: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基本形成
2022年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工作动态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融资有关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方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的通知》部署要求,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基本形成,二是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加快步伐,三是深化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务实合作。
第四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已联通31个省级节点、160多个地方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截至2022年底,一体化融资平台网络入驻金融机构2.2万家,累计注册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2000万家,实现融资规模15.1万亿元,其中纯信用贷款超3万亿元。(完)
热点新闻
- 725090
- 193536
- 100986
- 68431
- 65085
- 61415
- 51561
- 42204
- 29566
- 2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