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中国 本站支持IPv6

市场监管系统深入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来源 :中国市场监管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7-31 09:12 打印

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 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

——市场监管系统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综述

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1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在市场监管系统全面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

《意见》印发一年半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和地方人民政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贯彻落实,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信息基础有力夯实

在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过程中,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发力,持续归集企业信用风险信息,各业务领域积极将相关信用风险信息共享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提升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的科学性、精准性。截至2023年3月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已整合归集包括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业务领域在内的各类涉企信息共计55.79亿条,为科学分类、高效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

市场监管总局加强与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等部门沟通,积极归集企业养老保险、银行开销户、纳税申报等信息。

辽宁借助党委、政府及纪委监委力量,借助巡视整改“东风”,精心设计整改内容和具体举措,通过印发专项行动方案,召开省直部门推进会,通报地市工作进度等举措,推动行业涉企信息有效归集。

山西联通对接省税务局、省人社厅及美团、饿了么、云梯等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系统和相关数据,累计归集2.91亿条各类数据。

江苏归集其他政府部门产生的专精特新、纳税、社保、公积金缴纳、水费燃气费缴纳等20余项涉企信用信息,为全面掌握企业信用状况提供数据支撑。

广西主动寻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大数据发展局、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等相关单位支持,对照分类指标,落实企业破产重组、清算、限制消费被执行人信息等数据的有效归集。

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经过一年半的持续深入推进,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有机结合,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类别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各地“双随机”抽查问题发现率明显提高,部分地区问题发现率提高了80%以上,实现了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运用,受到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企业的广泛欢迎。

浙江将通用型企业风险分类结果在市场监管各领域全面应用,2022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应用率为88.08%。

安徽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全量配置到“双随机”抽查平台,2023年以来全省应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的“双随机”抽查任务达1637批次,占“双随机”抽查任务总数的83.8%,平均问题发现率达47.2%。

山东在市场监管系统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中全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涉及90个领域、161个抽查事项、40个部门,企业平均问题发现率由20%提高到54.3%。

信用赋能专业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和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结合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积极探索专业领域分级分类监管机制,用信用赋能专业领域监管。

总局食品生产司组织制定《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结合食品生产企业静态风险因素、动态风险因素与通用信用风险因素,确定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

总局认证监管司结合认证风险和信用风险,对认证机构实施科学分类,积极推进认证从业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福建在参考通用型分类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产品质量分级分类定量指标体系,创新推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

河南积极指导有关地市开展“通用+专业”融合模式试点,在食品等重点领域推行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提升监管效能。

贵州根据不同类型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及维保单位信用风险的特点,采用百分制,按照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已初步完成电梯维保单位、气瓶充装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指标体系的建立。

上海、广东、四川、青海等地分别在食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等重点领域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均取得很好的效果。

拓展分类监管应用场景

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的“生命力”在于运用,最终效果也体现在运用上,各种运用场景越丰富,监管便利性越高,企业的获得感越强。

河北将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嵌入各类许可监管系统,作为各业务监管条线依法实施审批监管的重要参考。

湖北在办理“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放心消费示范单位、食品安全监管等相关业务时,注重参考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

重庆探索在评先评优、资格审查、财政补助等过程中,对C类、D类经营主体及其负责人和高管,分别进行审慎推荐或不予推荐;在“绿色通道”等快速服务措施中,对C类、D类经营主体,不适用“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便利登记制度。

宁夏探索运用“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监管+专项行动”模式,依据制定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将全自治区191家投诉多、风险高的企业直接列为D类企业,要求全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双随机”机制,进行每周不少于1次的现场检查,依法查处一批违法案件。

推动监管模式转变

部分地区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各专业领域监管需求、监管重点,探索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监测预警,从而推动监管模式由常规监管向关口前移转变、由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转变、由事后处置向事前示警转变。

北京建立企业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清单,形成对集群登记、一址多户、一人多户等重点监测事项的监测清单,制定相应的风险监测规则,并定期将监测结果汇总、推送给各区局。

浙江针对企业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情形高发这一情况,构建经营主体住所专项风险监测模型,及时、精准发现近40%的问题企业,并进行预警,实现从“大海捞针”到“池塘捞鱼”的转变。

安徽选取与企业信用风险关联度高的重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对4.3万户证照到期企业和2800余户股权出质异常企业风险隐患及时预警,推动监管关口前移。

江西定期对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发展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科学研判出全省11个设区市及所有行业的整体信用风险状况,及早发现高风险区域和高风险行业,有效防范化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