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中国 本站支持IPv6

习近平诚信思想的基本构架

来源 :信用陕西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18-01-12 10:41 打印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党理政、军事外交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思想。


  

一、习近平诚信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任何一种思想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对历史某一时期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以及对社会实践科学认识的结果。习近平诚信思想同样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理论根基。


  

(一)习近平诚信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首先,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一方面,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在国际事务中谋求更多的话语权和共同主宰人类命运的意愿极大增强。而中国适时提出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构想为世界和平进程提供了有益探索,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需要恪守诚信为第一要义,作为国与国信任与合作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社会面临着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考验,地区冲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成为世界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都需要中国的参与。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贯彻各项改革举措,无不以诚信为基石。


  

其次,习近平诚信思想是基于破解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多维失信难题而提出的。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既要面临社会体制转换和机制转轨、社会结构调整的风险,也要面临社会价值观念转变和行为规则形成的社会意识内化和外化的风险。举世瞩目的成就依然难掩社会上上下下诚信缺失的道德无力感,而当代社会对于诚信及其机制建设的呼声也似乎超越了以往任何历史时代。


  

(二)习近平诚信思想的理论来源


  

诚信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孟子》有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习近平的诚信思想不仅传承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墨家和法家等理论,还包括西方传统文化中政治诚信观的“善治”思想、“委托——代理”理论和社会契约理论。除此之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在理论创新中坚守诚信,研究历史进程注重诚信,并大量将政府诚信论、诚信纪律论等融入思想指导体系的马列理论也是其思想的重要来源。


  

二、习近平诚信思想的基本构架


  

(一)民心得失之源的政治诚信观


  

信,国之宝也。诚信自古即是重要的为政之道。《论语?颜渊》记载子贡一次问孔子如何治国从政,孔子回答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管子?形势》中也提出了“言而不信,则民不附”的观点。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个政权能保持长治久安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尤其重视政府立信,渐而形成的政治诚信观成为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政策理论的诚信表达。马克思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1]关于理论理解的诚信问题,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2]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活的灵魂正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3]面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实现“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伟大成果历史地合乎逻辑地完美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理论要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纳为实践、理论、制度三者的结合,多次强调既要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要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部署形成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理论惟有“常新”,才能“常青”。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求真务实、勇于担当,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深刻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主张,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2、政府理念的诚信坚守。为了揭露书报检查制度的伪“自由和公正”,批评政府自欺欺人的行为,认为在反动政府垄断宣传的情况下,这种“政府只听见自己的声音,它也知道它听见的只是自己的声音,但是它却欺骗自己,似乎听见的是人民的声音,而且要求人民拥护这种自我欺骗。[4]至于人民本身,他们不是在政治上有时陷入迷信有时又什么都不信,就是完全离开国家生活,变成一群只管私人生活的人。”[5]政府诚信关乎民心得失,关乎国际影响力,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多次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方针政策不动摇,还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探索、坚持、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和理论贡献进行创新梳理和整合,重申不论时代怎样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不会变。在习近平眼中,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6] 2012年刚刚就任总书记的习近平就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2016年习近平到大包干发源地安徽小岗村考察时指出:“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7] 针对国际国内依然有人担心中国现行政策路线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往资本主义路线上行进的种种疑虑和担忧,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引用邓小平原话做出铿锵有力的注解:“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 [6]习近平总书记秉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实推进者的角色,在国内外也树立起了一以贯之的诚信政府的形象。

  

3、党的建设是诚信之本。马克思认为判断一个政党是否诚信的标志“在历史的战斗中更应该把各个党派的言辞和幻想同它们的本来面目和实际利益区别开来,把它们对自己的看法同它们的真实本质区别开来。”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列宁指出:“确定一个党是不是真正工人的政党,不仅要看它是不是由工人组成的,而且要看它是由什么人领导以及它的行动和政治策略的内容如何。只有根据后者,才能确定这个党是不是真正无产阶级的政党。” [8]他认为:“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公开承认错误,揭批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这才是党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才是教育和训练阶级,进而又教育和训练群众。” [9]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离不开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规范和信用熏染。习近平指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党员干部弘扬守诚信的传统美德,即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真诚爱民。诚心诚意向人民群众学习,真心对人民群众负责,热心为人民群众服务,诚心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习近平同志十分关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生活和发展,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包涵真诚深厚的为民情怀。2016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将新型政商关系概括为“亲”“清”二字,并指出,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这一理念也可以扩展开来,适用于一般意义上的干群关系。徙木立信、善作善成,做真正的人民“勤务员”。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从思想建党方面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恩格斯说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一个人。列宁主张要“培养真实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习近平指出,“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10]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信仰,从思想上站稳政治立场,我们党的宗旨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说话办事都应当老老实实,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光明磊落,讲真话,办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践行“三严三实”、保持诚信本色,将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紧密结合,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以牢固的纪律和规矩意识砥砺自身,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


 在制度治党过程中融入诚信理念。习近平说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思想建党要靠制度来保障。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征,思想建党的每一步都需要制度来保证,公开透明、严格按规则办事,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全面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制度治党,要建设完善的党内制度体系,让‘五个必须’成为政治生活新常态。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言行有规范、权力有笼子。

  

4、政务诚信重在制度诚信。在马克思看来“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11]人们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必定与他人发生交往关系,也就是必定要生活在制度中。马克思认为“公众的智慧和良好愿望被认为甚至连最简单的事情也办不成”的状况是国家制度的“根本缺陷”[12]。


  

制度诚信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各项制度政策的制定信用。尊重客观规律,想人民之所想,制度要前后连贯,不能朝令夕改。从确立实施到改革完善,必须遵循公开、公正、透明、规范的原则,具有诚实守信的品格。“诚”是指制度要经过实践检验代表人民利益。“信”是指制度生成过程和施行要严格执行。制度制订本身出了问题,不仅民众不会遵守,官员难以推行,还会损害整个政治系统的信誉。《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拟建立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更加成熟的党的建设制度体系。习近平十分重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完善。关于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他指出“最根本的是严格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进行制度建设……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违反规定怎么处理,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 [13]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才是构成制度诚信最基本的要件。习近平强调,要抓实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决不能开空头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过高,否则就会失信于民。


  另一层指要建立一套政治诚信的制约规范机制。对政治活动主体不诚信行为、政治领域的诚信缺失等现象加以约束,以期唤起政治主体对制度的敬畏和忠诚。制度的制定、修改以及实施要做到公开透明。这是制度诚实性的表现。“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贯彻落实行之有效的制度文件,完善后期评估机制、督查机制、问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习近平指出:“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通过严明相关监督检查制度,使政府公信力得到逐步积累,巩固和增进群众对政府、对党员干部的信任。

  

5、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恪守诚信为要义。马克思在代表第一国际撰写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对于国际关系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其中“努力做到使私人关系间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准则” [14]这段话更是直截了当的道出了国际关系的本质。这里的“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可以理解为恪守真诚信义。诚信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道德底线,“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国人交,止于信”。诚信是交朋结友之基。2013年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国会时说“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2014年出访韩国在韩媒发表的署名文章《风好正扬帆》中重申“‘信’在东方价值观中具有重要地位,中韩以信相交,确保了两国关系长期健康发展的牢固基础。”同年,习近平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纪念大会上阐述为“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信”。在国际社会中,中国正着力打造“4个大国形象”,即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对外更加开放、更具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无不以诚信为基石。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文明大国需要诚信作为美德的全社会彰显。“四种形象”是习近平外交的新提法,体现了我国真诚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美好愿景。国之信,重九鼎。长期以来,中国秉承睦邻友好的理念,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同时,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诚信正在作为建立新的安全观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要素,在全球外交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为商创业之基的经济诚信观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生命线。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诞生伊始,就与诚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秘密时指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不仅时间就是金钱,信用也是金钱:资本是信用的基础,而信用则可以带来新的资本、新的金钱[15]。现代市场经济,从其内在运行方式来看,其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的,而且这种交易是建立在严格的契约基础之上的。因此,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16]经济诚信来源于现实的经济关系,其本身不仅是一种经济道德规范,更是体现经济交往方式和经济交往关系中的制度伦理属性,马克斯?韦伯指出,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是最为非人格化的、实际的生活关系,只认物不认人,人们在市场交换中所结成的共同体并不是出于血缘亲情或友情,而是出于实在的利益关系和彼此间的相互信任。[17]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资本、是财富,也是竞争力,它是无形的资产,但却比有形资产更重要。


1、诚信是引领改革的旗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以贯之的政策走向方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习近平在多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开放,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力度把诚信建设推向深入,引领改革、助力改革、推动改革,承载改革的现实难题,彰显了制度诚信的力量。


2、诚信是抑制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习近平多次提到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如何发挥市场经济竞争优势和资源配置优势,又能够抑制、控制市场经济负面效应被放大,把市场经济这种社会动力机制放置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框架之内,习近平提出不仅要发挥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固有规律的作用,而且需要法治上的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又是制度诚信的要求。除此以外,还需进一步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加快信用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使市场经济真正实现人无信不立,商以诚待人,业靠诚信创。形成一个让守信者得实惠,失信者砸饭碗的信用社会环境。


3、建立企业诚信既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又是建设经济诚信体系最重要的基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诚信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首选良策,也是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对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习近平指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要加强监管,带头遵守法律,带头讲究诚信;对于非公有制企业,习近平强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在与企业家们的座谈时,习近平说,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努力学习并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主动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切实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三)立身处世之本的文化诚信观


  

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马克思在定义著名的劳动创造说之时,也强调“劳动只有作为社会的劳动”,“只有在社会里和通过社会”,“才能成为财富和文化的源泉”。[18]文化在这里分别与“财富”和“社会”并称,既包含丰富的人类学意义上的物质意义,又描述了相应的精神世界形态,文化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被高度重视和提出。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确立伊始就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常提常新的高频词。他多次强调,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要加大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核心作用,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为人类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弘扬诚信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基础上,还有益于阐发蕴含其中的讲诚信、重承诺的宝贵品格和时代价值,引导人们诚意正心。


  

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诚信文化,铸造公民的信仰精神,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经济利益与道德追求的关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升师生道德素养,明确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诚信即为核心要旨。大力提倡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通过影视剧、小说和戏曲等文化传播方式培育滋养诚信价值理念,深入阐释“诚信”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使诚信价值准则深入人心。一方面,大力发掘、宣传诚信个人和组织,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营造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揭露批评失信败德行为,真正实现“无诚信寸步难行”。除此以外,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信用信息记录,推进全面征信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对全社会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建设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也逐渐成为共识。在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明确要求“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规范推进个人诚信信息共享使用,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发动群众参与道德评议,组织大讨论等活动,形成民间舆论场,引导人们加强自我约束。”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为重点,以完善法律法规为保障,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以完善的长效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为助推器,营造讲诚实、守信用的政治环境、舆论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激励守信、惩戒失信,使社会全体成员诚信意识增强,诚信风尚渐成,诚信社会益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道德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81.


  [3]列宁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61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


  [6]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7]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调研系列讲话.


  [8]列宁选集(第3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46.


  [9]列宁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1.


  [10]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3.


  [13] 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4,135.


  [1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47,449.


  [16]魏杰.市场经济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92,103.


  [17]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08.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