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支持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汇报,推出和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稳企业保就业力度。
在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会议提出,将对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并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更多发放信用贷款。
在今年3月,银保监会、央行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从1月25日到6月30日到期的贷款进行展期和续贷,最长延期至6月30日。据国常会透露,目前已对超过1万亿元贷款本息办理延期还本或付息。
此次会议还提出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更多发放信用贷款。为什么强调是信用贷款?将创设什么政策工具?
实际上,3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曾提到适当下放信用贷款审批权限。监管部门也多次表态,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比例,以及首次获得银行贷款客户的比率(首贷率)。比如,4月7日,银保监会与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推出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信贷产品,适当增加信用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加大对“首贷户”的信贷投放力度。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比重达7.7%,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其中,信用贷款占15.4%,比上年末高1.9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小微企业确实缺少担保抵押,这也是它融资难的原因。如果不是信用贷款的话,小微企业需要找第三方公司担保,如担保公司,因为有担保费将增加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提供信用贷款不仅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也解决融资贵的问题。
对于创设政策工具,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盛松成向澎湃新闻表示,应该是央行对银行提供某种形式的政策支持,鼓励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以促进就业,稳定经济。
温彬则表示,政策工具可以是支持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将小微企业的贷款作为中期借贷便利(MLF)合格的质押品、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等。针对信用贷款占比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提供这些政策工具,目的就是为银行提供长期低成本的资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向澎湃新闻表示,这样的政策工具不一定具体指哪一种,可能是一些政策性的组合工具,通过政策工具组合鼓励银行把更多的信贷资金投放进去。这些政策性工具可以是疫情初期的央行专项再贷款,再通过财政部补贴进一步降低利率;也可以是针对中小企业的担保基金,通过担保基金把风险吸收,这也是鼓励银行发放更多信用贷款的方式。但是,无论是哪种政策工具,在运作的过程中需要设立监督机制,对这部分信贷资金的流向要有严格的监督和审计,确保专项政策性资金能够发放给特定的对象。
热点新闻
- 725214
- 193751
- 101040
- 68438
- 65103
- 61419
- 51577
- 42208
- 29591
- 2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