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科研氛围,科技部日前出台《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抄袭、剽窃、侵占、篡改他人科学技术成果,编造科学技术成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属于违规行为,多次违规或同时存在多种违规行为等情形将被从重处理。该《暂行规定》自9月1日起施行。
《暂行规定》中对违规行为进行了列举,包括受托管理机构的违规行为、受托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科学技术活动实施单位的违规行为、科学技术人员的违规行为、科学技术活动咨询评审专家的违规行为、第三方科学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
《中国信用》杂志记者注意到,未经批准,违规转包、分包科研任务;截留、挤占、挪用、套取、转移、私分财政科研资金;虚报、冒领、挪用、套取财政科研资金;接受“打招呼”“走关系”等请托;从事学术论文买卖、代写代投以及伪造、虚构、篡改研究数据等均属于违规行为。
此外,《暂行规定》还明确了处理措施,表示对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视违规主体和行为性质,可单独或合并采取:警告;终止、撤销有关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追回结余资金,追回已拨财政资金以及违规所得;撤销奖励或荣誉称号,追回奖金;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等措施。同时,伪造、销毁、藏匿证据;阻止他人提供证据,或干扰、妨碍调查核实;打击、报复举报人等将给予从重处理。
违规行为涉及科学技术活动的核心关键任务、约束性目标或指标,并导致相关科学技术活动停滞、严重偏离约定目标,或造成特别严重负面影响或财政资金损失,对违规单位和个人取消5年以上直至永久相关资格。
热点新闻
- 725335
- 193923
- 101079
- 68445
- 65112
- 61424
- 51585
- 42213
- 29627
- 28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