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中国 本站支持IPv6

铜川市:以信用“小切口”撬动审批服务获得感

来源 :中国城市信用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7-08 08:38 打印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供需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陕西省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在信用监管、信用创新应用、信用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政务诚信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成果。日前,中经社与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开展联合调研,对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省辖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负责人以及信用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专访。为配合本次调研,新华财经、新华信用开设《陕西信用风采》专栏,播发专访系列稿件,充分展示陕西各地各部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经验和做法。

新华信用西安7月7日电(冯钰林、雷肖霄) 近年来,铜川市着力提高信用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数字化水平,信用示范创建成效明显。铜川市围绕信用助力“放管服”改革、打造清廉政府有哪些举措?如何落实《陕西省社会信用条例》“十四五”时期信用工作有何重点部署?铜川市政府副秘书长白永琦就此接受了新华信用专访。

问:铜川市在信用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亮点和成效?

答:铜川市坚持以信用承诺、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信用“小切口”撬动行政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信用修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一是助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铜川市建立信用信息资源目录,强化行政审批与“信用审批”相结合,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操作规范》和《办事服务指南》,加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力度,提升审批效能。

二是助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围绕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研究制定绿色通道、容缺办理、告知承诺制相关审批实施办法,在市、区(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绿色通道,“极简审批”“模拟审批”模式推动项目早落地开工。同时,通过探索“委托制、点餐制、承诺制”审批,推动园区项目审批提速。

三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以信用修复为抓手,制定工作指南,主动公布市、县区服务电话,加强指导、即来即办。目前已累计办理信用修复491件,信用报告实现在线免费查询打印,获得企业好评。

问:铜川市围绕推进政务诚信建设采取了哪些做法,成效如何?

答:为树立公开公正、诚信清廉的政府形象,铜川市大力整治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提升公职人员诚信履职意识和水平。

在持续开展政务诚信承诺公开方面,已连续3年要求各区县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并将承诺范围扩大至市级园区、景区管委会,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主要服务事项和利民便企措施及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勤政高效、守信践诺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在深化政府机构失信治理方面,以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及其工作部门、基层自治组织等为重点,全面逐一排查、专项治理政府机构承诺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新官不理旧账”等失信事件。

在强化公职人员诚信教育管理方面,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全市新录用、初任职公务员培训内容,增强新录用和初任职公职人员诚信意识。强化公务员录用、调任和事业单位聘用人选社会信用记录查询工作,组织、人社部门在相关工作中累计查询14批次。

问:《陕西省社会信用条例》已于3月1日正式实施,铜川市如何贯彻落实《陕西省社会信用条例》?

答:铜川市将宣传贯彻《陕西省社会信用条例》作为年度重点工作,通过“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活动,着力营造信用管理者依法、从业服务者懂法、社会参与者守法的信用法治环境。

《条例》施行以来,铜川市印制全文单行本1000余册,举办“学习贯彻《陕西省社会信用条例》 大力营造守法诚信社会环境”“落实社会信用条例 打造诚实守信铜川”等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农村、学校集中宣讲。“信用中国(陕西铜川)”、铜川发布等网站转载发布《条例》全文及相关专家解读20余次。各区县也分别开展了不同形式、覆盖不同主体的宣传活动,全市“人人知《条例》、人人守《条例》”的良好氛围加速形成。

问:“十四五”时期是推进社会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铜川市如何部署“十四五”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答:“十四五”时期,铜川市将依托顺畅高效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信用监管、奖惩联动、信用修复等规范长效运行,形成“一行业一监管、一区县多亮点”的信用格局,目标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普惠金融改革、数字经济、全面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信用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是完善信用信息系统和归集共享机制,提升数字信用建设能力。重点提升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应用能力,加快建设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加强信用信息归集采集,挖掘信用数据资源价值。

二是健全信用制度和标准规范,夯实法治信用基础。加快建设信用管理制度体系,完善行业信用制度,规范信用法律法规实施。

三是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提升信用监管水平。推动全面建立信用承诺机制,推进信用分类监管,深入开展失信问题治理、信用修复等工作,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信用监管。

四是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充分发挥信用建设核心机制作用。不断完善信用奖惩制度,加大守信激励力度,规范实施失信惩戒,建立信用联合奖惩长效机制。

五是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建设,构建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着力推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六是深化诚信文化建设实践,全面提升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深化诚信试点示范创建实践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