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虽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进一步规范了盲盒经营行为。但作为目前推出的一个“框架性”的“指引”,还亟须明确相应执法配套措施,唯有明晰的监管细化法规到位,执法才具有权威性。
“盲盒经济”乱象纷纷,国家层面出台的有关规定无疑给规范“盲盒经济”提供了依据。但是,对于“盲盒经济”的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查处“卖盲盒的人”,也需要引导好“买盲盒的人”。“盲盒经济”是一种全新的、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体的“悦己型”新型消费生活方式。
鉴于“盲盒经济”还是一种新生事物,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对这一消费形态的监管才刚刚起步,正在积极介入并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很显然,加大治理的力度是正确的选择,不过要想真正治理好、规范好“盲盒经济”,还需要引导青少年群体不要“盲从消费”。
需要明白的一个道理是,商家的“盲盒经济”本质上就是在“取悦消费者”,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有需求就有市场。商家的不规范经营存在问题,而一些青少年群体的“盲从消费”显然也助推了商家的“盲盒经济”。正所谓是“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在“盲盒经济”的乱象链条上,商家和消费者是“互相成就”的,从另外一个层面而言,其实也是“盲从消费”给“盲盒乱象”提供了空间。
“一入盲盒深似海。”这是很多青少年群体发出的感叹,只要一消费了“盲盒经济”就容易成瘾,有了第一次参与的经历之后,很多人就已经“无法收手了”。这里有一个例子。南通市的一位女生,以前对盲盒根本不感兴趣,但是身边有很多朋友买盲盒,在他们的影响有了第一次消费后,便一发不可收。
“盲盒经济”的成瘾,其实就类似于“赌博”一样,正是因为“一切都是未知数”,才让消费者难以自拔。对于成年人而言,即便如此,也可以当作“花钱卖个生活中的乐子”。但是,对于青少年而言,这问题就大了。
“盲盒经济”的监管不能是“盲人摸象”,对于盲盒商品或者服务出现的歪曲历史、淫秽色情等不良文化玩具等商品,对于盲盒经营者借助盲盒名义从事或者变相从事赌博活动的,必须加大查处的力度。而对于“盲从消费”本身,则需要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让他们知道远离有问题的“盲盒消费”,让他们知道远离赌博性质的“盲盒消费”。要理性消费,要知道珍惜财富 ,而不是只图好玩,浪费了钱财。既要规范“盲盒经济”,也要引导青少年不要“盲从消费”,唯此才能不让盲盒忙乱。
热点新闻
- 723493
- 190907
- 100144
- 68309
- 64032
- 61287
- 51001
- 42131
- 29016
- 2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