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2024毕业季与暑期实习高峰,“付费内推”“有偿就业”等乱象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中心。据中国青年报5月27日报道,一些大学生通过社交平台上的机构“付费求职”,花费数万甚至数十万,最终却只能得到没有实质工作内容、无法记入人事系统的“实习经历”。
付费内推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就业困境。今年大学毕业生预计达1187万人,创历史新高,而智联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78.4%应届毕业生有过实习经历。想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几段有含金量的实习经历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敲门砖。压力与焦虑刺激学生对实习的需求,付费内推的灰色产业由此产生。
但依靠付费内推来解决就业问题,对学生乃至就业市场来说,都无异于饮鸩止渴。
付费内推首先面临法律问题。对提供内推的企业员工而言,“付费者得实习”可能涉嫌账外款项不合法甚至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职务犯罪;如果实习证明或者推荐信造假,还可能涉及到诈骗或者伪造公司印章罪等刑事犯罪。而大学生在灰色地带的交易中往往面临着维权难和无保障的处境;若实习岗位涉及审计、战略咨询、法务等,非正式的实习生甚至可能面临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风险。
中介机构在交易中的宣传也有钻法律空子的嫌疑。广告法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一些中介机构以“实习培训”为名宣传付费内推,并承诺“保证学生拿到offer”,已经违法。
作为利益驱动下的不公平竞争,付费实习内推也会对就业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工作历练若有捷径可寻,侥幸心理就会得到助长;实习机会若能价高者得,公平竞争的理念就会瞬间瓦解。一旦企业员工发现付费内推可以牟利,正常的实习岗位可能被出售,进而加剧实习生的“一岗难求”,形成恶性循环。
对此,从企业到国家机关都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但企业内外的监管仍有待加强。例如,2022年,腾讯反舞弊调查部微信公众号“阳光腾讯”通报称,5起“付费实习”中的涉事员工被解聘处理,2名员工因犯罪被移交公安机关。2019年,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高校和实习企业不得违规向学生收取费用,严禁委托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代为组织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但目前还没有针对付费实习的法律规定,这一灰色产业仍屡禁不止。
加强监管是阻断这一非法牟利行为的必要之策,但面对实习乱象背后的岗位供需不平衡,一味“堵”不如设法“疏”。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26条举措,其中就包括“各地各高校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实习管理制度”“优化升级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功能”“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等。这对实习中的各方而言都是警钟与启示:压力之下,非法牟利贻害无穷,合理疏导才是良方。
热点新闻
- 724595
- 192973
- 100817
- 68397
- 64971
- 61399
- 51498
- 42191
- 29437
- 27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