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中国 本站支持IPv6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董事长张义光:构建数字化平台 破解劳务用工管理难题

来源 :陕西日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3-08 打印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董事长 张义光

作为建工企业中的区域龙头,陕西建工始终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为经营主线。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董事长张义光带着对行业发展的深刻思考,将围绕“劳务用工管理数字化”等话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以数字化方式破解劳务用工难题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张义光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虽然行业发展向好,但依然存在劳务管理方式粗放、劳务市场秩序不规范、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

张义光认为,构建集劳务就业孵化、技能提升培训、数字信息用工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建筑劳务产业园,全面实现建筑劳务企业管理平台化、建筑工人培训协同化、劳务用工数字化,才能不断提升用工管理水平。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张义光建议,通过构建数字化建筑劳务平台,破解劳务用工管理难题。“首先要加快构建建筑劳务产业园,实现劳务企业管理平台化。”张义光表示,构建建筑劳务产业园,可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渠道加速整合、优化,引导建筑工人队伍和小微劳务企业向专业作业企业转型发展,逐渐由低层次的体力型、数量型向高层次的技术型、质量型转变,从而促进专业作业企业成为建筑业的用工主体。

作为建筑行业的“老兵”,张义光认为,将数字技术更有效地运用到建筑业中,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劳务管理水平,能有效化解劳务用工管理难题。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索和尝试。一方面做实产业链保障机制的有效落地,打通住建实名制系统与人社农民工监控预警系统数据共享问题,另一方面做强供应链供给能力和质量提升,充分运用产业园数字技术做实专业作业企业信用评价、建筑产业工人数字化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劳务用工大数据监管与调度作用。”基于此,张义光建议,加快数字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实现劳务用工管理数字化。

2018年以来,张义光一直在关注农民工群体。从根治农民工欠薪、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到提高农民工政治地位、加快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身份的转变,他都积极为农民工群体发声。张义光说,陕西建工每年吸纳农民工超过50万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辛劳付出。“希望全社会一起关注农民工生存发展环境,让他们共享社会文明成果。”

“科学家+工程师”模式助力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但一些科研成果也面临转化率低、转化周期长、转化途径单一等问题。同时,企业也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投入分散、科研成本高昂的短板,需要强有力的外部“智脑”进行技术攻关。

在张义光看来,“科学家+工程师”模式是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企业工程师提出科研课题,高校等科研机构和科学家进行针对性研究的‘科学家+工程师’模式,既能鼓励企业参与技术研究,加大科研投入,持续增强创新能力,又能让智力资源精准响应产业链和创新链上的技术需求,探索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此,张义光建议,完善推广“科学家+工程师”的技术研发模式。

具体操作上,张义光认为,要统筹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主动对接,双向沟通,提出技术需求,共同开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张义光表示,探索由政府部门统筹全国现有的技术成果发布平台、科研需求发布平台、技术交易平台等,争取各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寻求各平台统一整合、集中运营的可能,从而实现企业科研课题和高校智力资源快速对接,科学家团队和工程师团队高效匹配。

张义光进一步表示,要让企业作为科研需求主体、科研投资主体、科研成果应用主体,提出生产实际中技术攻关需求,企业工程师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科学家组成团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的积极性和潜力,提高课题研究效率,缩短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周期。

“此外,加大政策支持和特定领域支持力度,助力‘科学家+工程师’科研模式良性发展。”张义光建议,统筹考虑“科学家+工程师”科研模式的扶持和奖励政策,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政策便利程度,为“科学家+工程师”的技术研发模式提供从课题立项到应用推广的全过程高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