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中国 本站支持IPv6

搭建企业智慧监管云平台    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

来源 :宝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18-12-28 打印

近年来,国务院“放管服”改革措施不断深入,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过高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大众创业创新活力有效激发。但与这一客观要求不相协调的是,基层政府各相关部门在长期的执法监管工作中养成了“重审批、轻监管”的固有观念,客观上也存在着人手少、能力弱、效果差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宝鸡市人民政府于2016年出台《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明确由市工商局牵头搭建“宝鸡市企业事中事后智慧监管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实施多部门、全行业的统一管理。


云平台于2017年7月11日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全市已有41个部门接入云平台,基本完成了全市市场监管信息资源的整合,形成了全市统一的新型监管模式。2017年11月,市事中事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工商局)依托云平台开展了安监局、公安局、环保局等七家单位参与2017年宝鸡市冬季安全生产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检查工作,这是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开展的跨部门联合检查工作。2018年8月,开展了农业局、工商局、质监局三家单位参与的2018年宝鸡市农资市场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检查工作,9月26日,陕西省涉企“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检查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会上对宝鸡市企业事中事后智慧监管云平台做了演示汇报并向全省推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做实数据基础。建立健全“一单、两库、一细则”,借助统一的监管平台,进一步明确全市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出台随机抽查细则。纵向涵盖市、县(区)、镇(街道)三级监管部门,横向包含企业、个体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所有主体数据。全市具有市场监管职能的41个市直部门、13 个区(县)部门,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 1500 名检查人员及专家,209项检查事项,市、区(县)和镇(街道)三级18.1万户市场主体等全部纳入平台。


(二)落实领导机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市事中事后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强化责任、明确细化任务,推动“双随机”等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先后出台了《市场主体“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实施办法》、《云平台信息交换和共享办法》、《企业双告知认领工作办法》、《宝鸡市推进事中事后监管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建立了信息共享、交流会商、抽查检查、联合执法、督查考核等工作制度。


(三)推行 “四步工作法”。针对全市监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市事中事后领导小组明确了“统一规划,制定方案;科学分组,随机匹配;一次检查,全面体检;全程公开,联合惩戒”的“四步工作法”,为全市各部门开展双随机工作提供了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过去双随机抽查工作标准不统一、流程不规范、执行效率低的问题,做到了“抽查清单无遗漏,清单之外无抽查,执法检查无任性”。云平台自建成运行以来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提高了监管效能。宝鸡市事中事后智慧监管云平台将涉企信息分5大类12小类统一归集、共享、互联,实现了全市涉企信息的大集中,打通了市场监管的“信息瓶颈”,智能化“双随机”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使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整体效能迈上新的台阶。


(二)减轻了企业负担。利用云平台开展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检查,规范了各部门对企业的监管行为,有效地避免了重复执法、人情执法、随意执法的现象,节约了行政成本,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搞经营。


(三)消除了监管盲区。云平台为政府各职能部门“双告知”环节认领各自监管企业开辟了专门通道。自上线以来,平台累计推送双告知信息 53089条,向食药部门推送14344条涉及食品药品许可信息,向公安部门推送危险民爆行业信息43条,向金融部门推送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信息3条,实现了注册、许可、监管各环节无缝衔接。


(四)提升了营商环境。在依托云平台实施实施双随机过程中,狠抓政策配套和督促落实,以科学有效的“管”促进更大力度地“放”,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高效便利的营商环境。据统计,宝鸡市今年1-10月份,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7031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6.46%。


(五)推进了社会共治。云平台建立了智慧宝鸡和全国企业信用公示系统的数据汇总通道,所有数据既可为宝鸡市智慧城市建设服务,也能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对接,使各类涉企数据更加及时、准确地记于企业名下并进行公示。去年以来,全市归集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联合惩戒信息共 3.5万余条,先后将2.3万户市场主体列入异常名录并向各部门进行预警公示,对6户黑名单经营主体实施了联合惩戒;共分析推送各类监管预警信息2.8万条,发布全市市场主体分析年度报告3期、消费警示12期,有效推进了企业自律与社会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