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产品更新迭代也很快,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每年研发费用预计占年预算的30%,业务增长快,对资金的需求量大。”深圳市瑞科慧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瑞科慧联”)负责人禹凯对记者说道。
遇到类似问题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并不在少数,由于成立时间短,银行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和信用价值难以评估,这类企业很难获得贷款。
记者了解到,当前,多家银行正借力金融科技手段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业内人士认为,普惠金融是“十四五”期间金融工作的重点内容,建议未来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
中小企业融资获力挺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2021年宏观金融政策将会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广大小微企业普遍关心的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将会延续;工、农、中、建这些大型商业银行的普惠小微贷款将会增长30%以上;在防控好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小微企业无抵押信用贷款的占比也将会继续上升。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强调,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银保监会将着力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更加精准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先进制造、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
谈到今年银行信贷重点支持领域,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一是信贷投放将重点布局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领域,如芯片、量子计算等电子信息产业。二是绿色金融发展有望进入快车道。三是国有大银行依然扮演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的“头雁”角色,预计2021年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1.45万亿元。
插上金融科技的“翅膀”
从实践结果看,金融机构通过应用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领域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多家银行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
瑞科慧联就从微众银行获得了500万元额度的贷款。“这笔贷款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惊喜’,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我们的业务仍在飞速发展,公司已经投入476万元到项目中。”禹凯表示。
瑞科慧联获得的微业贷是微众银行推出的线上无抵押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截至目前,微众银行累计发放微业贷金额超过4500亿元,超过60%的微业贷客户在获得授信时无任何银行企业类贷款记录。
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表示,微业贷的客户分布在27个省的200余座城市。微业贷已为超过170万户企业法人提供了服务,其中制造业、高科技和批发零售业客户占比超过70%。
大型银行也通过金融科技将服务延伸至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中。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表示,“三农”服务要长上科技的“翅膀”,这主要体现在渠道创新和产品创新上。渠道创新即下沉、加强线下物理网点建设,把网点进一步建设到县域、乡镇的同时,加大手机银行在农村的推广力度。在产品方面,要推出网络融资产品,让农民更容易贷款,获得金融服务。
谷澍介绍,农行推出的“惠农e贷”可以实现农户贷款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发放、线上还款,全面提升农户贷款的覆盖面和办理效率。截至2020年年底,“惠农e贷”产品余额已经超过3500亿元,惠及农户276万户,今年农行准备再投放1600亿元,这意味着“惠农e贷”余额有望突破5000亿元。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展望未来,多位专家认为,进一步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还需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应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来源。加快搭建并完善涵盖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等大数据的服务平台,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互联互通,尽快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
中信集团总经理奚国华建议,鼓励商业银行发挥数据科技的力量,加速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国家级、省市级大数据平台的合作,合规打通政府管理和社会应用的数据壁垒,形成企业的精准画像。
热点新闻
- 724373
- 192625
- 100675
- 68372
- 64895
- 61387
- 51438
- 42179
- 29359
- 27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