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恐怕没有哪个行业像直播经济这样,呈现出如此眼花缭乱的观感。
近些年直播经济的发展可谓高歌猛进。直播电商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4.9万亿元,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0.4%,预计2024年的市场规模将突破5.3万亿元。从这个数字和比例本身,不难看出直播经济在整体经济格局里的分量。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网民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了直播经济的消费者。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12月,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达到5.9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4.7%,较2022年12月的数据增长8267万人。可以预想的是,这个数字在2024年还会进一步攀升。
不过,在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背后,我们也得承认,2024年的直播经济并不“太平”。这里产生了太多的话题、引发了太多的争议,以相当的篇幅占据了2024年的舆论场。
2024年被一众网友调侃为网红“塌房”元年。首当其冲的,就是直播带货的产品质量问题。
头部网红三只羊因为售假牛肉卷、月饼风波,遭到相关部门调查、账号停播;东北雨姐售卖的红薯粉丝中被曝无红薯成分,甚至被曝出根本不是村民;“交个朋友直播间”也被曝出涉假货问题,其销售的一款“月饼伴手礼”涉嫌品牌关联性造假;美妆一哥骆王宇因为带货产品被曝造假,以退款1.5亿元、本人退网收场;等等。
主播最常见的话术是“家人们”,但在2024年人们恍然发现“家人们”原来是被收割的对象,那些虚假宣传、货不对板,恰恰都是冲着“家人们”来的。
这些风波展现了直播经济的另一面: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直播经济已到了一个需要深度调整的时候。
当人们发现主播以及背后公司,可以在“家人们”的支持下赚得盆满钵满,却又在如此基础的质量问题上糊弄“家人们”,一股强烈的不满自然就爆发出来了,这种舆论的声讨,在2024年显得格外强烈。根据黑猫大数据中心联合黑猫投诉平台发布的报告,截至9月25日,2024年黑猫投诉平台已累计收到直播带货相关投诉近4万件,相比2023年同期增长了34%。
对于直播经济的监管,在2024年也在显著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施行,明确要求直播带货必须说清楚“谁在带货”“带谁的货”,平台、直播间和主播“人人有责”,被称为“直播电商最严新规”;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双11”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明确提出严格禁止“二选一”,督促平台内经营者遵守七日无理由退货、产品“三包”等内容;此外,还有不少地方法规出台,对直播电商进行规范。
当然,对于直播经济的支持并没有改变——今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发展”。作为新事物,直播经济已经证明了它的潜力,如何稳步向前,一路高歌,还须回归货真价实、物美价廉这种传统的商业伦理当中自我审视,在创新之中寻找一些“复古”意识。
仔细想想,2024年直播经济衍生出的话题,并不只局限于带货本身,而是在广阔的社会文化中引发了一轮又一轮涟漪,犹如一张试纸,折射着社会的认知光谱。
比如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在公开场合称“我看不起直播带货的企业家”;因寻亲走红的郁豹豹,因为直播分成问题,和好不容易找到的亲人彻底决裂;亲手将人贩子余华英送上法庭的杨妞花,却陷入了曾经直播带货的争议;因为儿歌“挖呀挖”转型主播的黄老师,也因为开着豪车而上了热搜……
不可否认,今天直播经济确实面临某种“舆论困境”——因为乱象频发,某种程度上直播带货已经和社会的朴素认知产生了摩擦。草率入局的公众人物,可能会面临“赚快钱”“不劳而获”“流量变现”“宇宙的尽头是带货”等等批评和调侃。
这种指责未必准确,但也不失为一种鞭策,直播经济应为自己正名:既要展现经济潜力,也要证明市场合规;既要明确形态定位,也要厘清流量的价值属性。直播经济经过野蛮生长的前半场,下半场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讲好自己的“故事”:创造效益也履行公共责任,自我表达也呵护社会共识。
2024年或许就是直播经济的一个分水岭。令人应接不暇的“翻车”“争议”,犹如一声声急促的提醒:从业者需要摆脱一种狼奔豕突的“草莽”姿态,尽快适应市场监管,形成更加稳健的行业规则,这才是行之长远的生存之道。
相信克服了这些问题,直播经济会爆发出更大的能量,以更妥帖的姿态融入社会图景,更加全方位地展现自身价值。
特约评论员 易之
热点新闻
- 725462
- 194193
- 101141
- 68456
- 65122
- 61432
- 51602
- 42219
- 29669
- 28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