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凯元 国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间信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信用是赋能经济增长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推动力。做好公共信用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有助于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进行高水平赋能。
当前,公共信用数据高效开发利用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已建成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国所有区域的信用信息网络,形成跨部门、跨地区核心数据同步、基础业务协同、标准规范健全、工作机制顺畅的良好格局。公共信用数据在各领域开发利用形成的坚实基础,也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产生重要作用。高效开发信用数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路径。
其一,助力降本增效,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信用信息共享和数字技术应用两者有效结合,产生的直接作用就是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推动信用信息在经营主体、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等各方间畅通知晓,一方面有助于金融资源的精准投放,另一方面更有助于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大大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宝贵的金融信贷资源更好地在实体经济领域有效配置,助力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质效。
其二,推动其他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更好促进经济循环畅通。从供需大循环的角度看,各个环节畅通离不开信用数据资源支持。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顺畅有序,诚实守信是必要条件。推动形成自觉守信的市场经济环境,一定要有数据去推动形成“信用画像”,对经济行为形成有效的激励,对违约失信形成刚性的约束,最终才能激发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生产力发展。
其三,促进监管力量精准协同,更好提升监管效率。信用数据开发服务监管,这是数据本身具备的作用和使命。高效开发、完善各类机制,其重要目的就是推动监管更加科学化、精准化,不断提升监管效率,更好维护市场秩序。比如,通过完善信用承诺机制、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建设信用奖惩系统等,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供了有效支撑,实现了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企业差异化监管。
相比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信用数据供给、开发利用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聚焦高效开发、丰富场景、完善机制,公共信用数据将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强助力。当前,破解矛盾主要应从强化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信用数据高质量供给水平、持续探索丰富数据应用场景、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四个方面加强政策保障。具体看,可探索形成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资源目录,有效破解信用数据“生产/采集—归集/共享—流转/使用—修复/反馈”的全链条闭环管理过程复杂等难题。鼓励各地基于信用应用场景的高标准要求,提高数据供给质量,提升数据效力,以完整、准确、全面的数据作为支撑,对经营主体信用状况精准刻画。要坚持在丰富场景上下功夫,面对多种类型、复杂场景的具体应用,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并以合适的方式进行推广。
热点新闻
- 725462
- 194193
- 101140
- 68456
- 65122
- 61432
- 51602
- 42219
- 29669
- 28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