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诚信是金。从哲学层面上讲,“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诚信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同时个人诚信与否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信用建设问题。
正因为个人诚信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每个人都是社会一份子,所以整个社会诚信的“长城”是有单个个体组成的,因此,一个人不讲诚信的行为很可能毁掉很长一段好不容易修筑起来的“诚信围墙”。个人诚信如此重要,以至于国家早在2016年便出台了《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该《意见》提出了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建设的方式、路径和突破口,要求各地各部门整合个人诚信记录的条块分割状况,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形成整体合力,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促进诚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个人自觉的行为规范。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信不立,也自幼于父辈的言传身教中体现。可见,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下的诚信,对每位炎黄子孙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诚信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你给人以诚,人必还你以信。诚信看似简单,实则不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价值取向的偏失,尤其是人们信仰的缺失,在利益面前诚信陡然变得轻如鸿毛。诚信本是一枚凝重的砝码,能使生命不再摇摆不定;诚信本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诚信本是为人处事最基本的信条,与得失无关。
个体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只有人人守信用、重承诺,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实现全社会的和谐繁荣和共同发展。
诚信对于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如此重要,人们应该如何构建起个人诚信不断提升的通道呢?笔者认为,首先,每个人应当严于律己。诚信自觉需要用制度力量培育,失信行为需要用制度笼子约束。要全面推进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公布“诚信红黑榜”等,完善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体制机制,营造诚信社会环境。
其次,个人应当在社会活动中脚踏实地,做到知行合一。信用是最好的“通行证”,一个人重信守诺,就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得到社会的认同。相反,不讲诚信的人即使能获得一时的好处和成功,恐怕也难以避免被识破的那一天。
第三要树立标杆,发挥榜样的力量。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在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过程中,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要善于发掘典型、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不断培养这一品质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让诚实守信蔚然成风。
最后是要将好的理念转化为坚决的执行力。个体自觉是本质要求,外部力量是现实需要。在加大对守信者制度保障的同时,健全对失信者的监督曝光和惩罚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尽快建立全国联网的社会信用信息记录,真正做到让诚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
诚信就是要诚实守信,它体现于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没有水滴石穿的信任践行,诚信不可能一夜之间迅速建立。诚信无小事,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一起带着诚信上路,做一个诚信的人!
热点新闻
- 725327
- 193898
- 101078
- 68443
- 65110
- 61423
- 51584
- 42212
- 29621
- 28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