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经济形势和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8月份以来,各有关方面系统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切实稳增长、提信心、防风险,持续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这套政策“组合拳”打得怎么样?效果如何?一起来关注——
政策“组合拳”有哪些内容?
一是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
截至8月末,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新增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占全年额度的80%左右;
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信贷总量继续扩大、存贷款市场利率降低,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供需两端持续恢复。
二是延续优化一批阶段性政策。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今明两年到期的阶段性政策明确了后续安排,8月份以来各部门加快落实,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费优惠、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予以了延期和优化。
三是研究出台一批针对性强的新举措。
聚焦经济运行中的重点难点,陆续推出了一批务实管用的新政策新举措。比如:
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实施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上调部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等政策。
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加快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31条政策以及近期28条举措,通过推介项目、畅通问题反映渠道等方式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推动“认房不认贷”、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等落地,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四是谋划推出一批储备政策。
针对经济形势变化,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并推动储备政策适时出台实施。目前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储备政策已有多项出台,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和部分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有序扩大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发行规模等。
政策“组合拳”效果如何?
随着政策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数据表明,8月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多数指标边际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恢复,进出口降幅收窄,居民消费价格由降转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企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回落,制造业PMI持续回升,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积累,亮点在增多,社会预期有所好转。
一是国内需求持续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多地房地产市场随着“认房不认贷”等政策的落实出现了回暖迹象。
二是生产供给稳中有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比7月份分别加快了0.8和1.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速明显加快,旅游出行、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增长态势良好,特别是旅游出行,现在高铁票一票难求。
三是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前8个月,制造业、基础设施等投资增速比总体水平分别高2.7、3.2个百分点,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投资比整体的水平高了8.1个百分点,在优化供给结构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高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等正在为产业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四是经济大省韧性凸显。8月份,广东以人民币计价外贸进出口增速提高到10.2%,达到了两位数,浙江前8个月新设经营主体增长12.5%,也是两位数,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实物量指标增长比较好,经济大省“勇挑大梁”,为推动经济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社会预期有所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回升,制造业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都位于景气区间。可以说,8月份经济运行的新亮点新变化为下一步的经济持续回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经历三年疫情后,中国经济运行仍会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经济恢复必然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确还存在不少困难挑战,但看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看大势、看走势。回顾历史,即使面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巨大冲击,中国经济不仅屹立不倒,而且在应对中越来越发展壮大,不断跃上新的台阶;可以说,风雨越大,越彰显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展望未来,随着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政策效应不断累积,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经济将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目前,内外部看空中国、唱衰中国的杂音不少,这种论调过去从来没有实现过,现在和未来也注定不会实现。
热点新闻
- 724521
- 192840
- 100772
- 68393
- 64943
- 61395
- 51477
- 42188
- 29420
- 2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