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知名品牌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产企业回收大量过期、临近过期的蜂蜜回收回来,表面宣称“退给蜂农养蜜蜂”,暗地里却将之倒入大桶,送入原料库。在处理不合格原辅料时,仓库保管应该贴上不合格标识。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显示“倒蜜”的原料桶上,并没有发现这样的标签。
根据报道,同仁堂品牌蜂蜜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问题。2016年曾被第三方检测机构测出糖浆,涉嫌造假。市场监管部门表示,今年9月也有过回收蜂蜜送入原料库的操作,10月份还更改过蜂蜜的生产日期。可见同仁堂蜂蜜在涉嫌违法违规上,已是“老手”一枚。
12月16日,同仁堂发布公告对上述媒体报道进行回应称,关于报道中提及的违规处理退货蜂蜜问题,同仁堂蜂业于 2018 年 8 月与盐城金蜂签订了退货处理的相关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从退货中“清理的蜂蜜只可用于养蜂基地进行喂养蜜蜂,不得做除此以外的任何用途”。经初步调查,由于同仁堂蜂业现场监管不到位,存在对清理出的蜂蜜未明确标识的问题,目前未发现这些蜂蜜进入生产用原料库的情形,对此同仁堂及同仁堂蜂业将进一步深入调查核实。
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痛点的今天,同仁堂蜂蜜事件无疑轻易触痛了消费者的敏感神经。这则报道不仅让百年老店同仁堂深陷舆论漩涡,还导致同仁堂股价大跌。
12月17日,受受“过期蜂蜜事件”影响,同仁堂早盘以28.71元跳空低开,盘中最低下探至28.3元,跌幅5.7%。此后跌幅收窄,截至10:16,跌幅收窄至3.17%。
“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是一家有着300多年经营中药历史的“老字号”。早在清康熙年间,同仁堂就定下了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堂训”。而同仁堂门口的一副对联更是广为人知,即“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正是秉持两个“必不敢”理念严格选方、制药,使得同仁堂300多年一直长盛不衰,保持着良好口碑。
借着良好的口碑和“百年老字号”的招牌,即使同仁堂产品的价格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依然能在销量赢得市场,而这一切都来自消费者对同仁堂品牌的高度认可。
然而,这个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信赖的老字号,近些年频登品质“黑榜”。
2013年5月7日,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公布,同仁堂的一批注册编号为HKP-08760、批次编号为1033946的“健体五补丸”中成药,水银含量超标约5倍,要求其回收。没过几日,又有媒体爆出同仁堂生产的“牛黄千金散”,朱砂成分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
2013年1月,广州销售的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被指添加甘露醇,受到质监、工商等部门的查处,甚至连卫生部也明确指出其使用的相关添加剂属非法添加。
2013年4月,在天津药监局的一次检验当中,同仁堂地黄被检出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项目不合格。在核实之后,公司方面称:该批号为100110720的地黄并非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公司生产。
2013年10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一批抽验不合格的药品,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榜上有名。
2016年10月,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生产的批号为601182539的熟地黄含量测定不合格,被湖北省食药监局通报。
2016年2月,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130601的翻白草因性状不合格被山东省食药监局通报。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一年,因各种质量问题,同仁堂旗下企业超过10次被曝光,涉及的企业分别为同仁堂银川药店有限公司、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公司、同仁堂健康药业(福州)有限公司和北京同仁堂重庆建新药店公司,其中,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上“黑榜”次数高达7次。
而在2018年1月26日,同仁堂子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药品不合格通告,不合格药品为该药厂生产的开胸顺气丸(批号为 15080858),不合格项目为装量差异项。
此外,据有关媒体报道,同仁堂还多次因违法广告遭到查处,包括同仁堂清泉茶广告、同仁堂葛根山药胶囊广告、同仁堂益健茶广告、同仁堂延寿片广告、同仁堂丹参菊花茶广告等等,这些广告多夸大产品效果,虚假宣传、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此次曝出过期蜂蜜事件,与以往频繁曝出的问题叠加,无疑让同仁堂陷入更深的信任危机。
据介绍,同仁堂蜂业2016年8月与盐城金蜂签订委托加工合同,当年未实现生产。 2017年委托加工产量220吨,2018年截至10月底委托加工产量1815吨。
事实上,代工作为工业化生产的一种分工方式,本身没什么问题,这是正常的经济行为。然而,“代工”并不能完全“代责”,出了质量问题,委托方同样要承担相应责任。因此,这种合作关系离不开严格的监管。一般产品如此,更何况关乎健康和安全的食品,代工生产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更需要严格的监督,更需要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管控制度。然而,从同仁堂蜂蜜在盐城金蜂的代工情况来看,这种监督管控几乎付之阙如、形同虚设。此外,不断曝出的质量门,也一再证实这同仁堂重发展、轻管理的发展模式。
有观点认为,表面来看,这是大品牌的品控问题;实质而言,是滥用品牌信用、急速市场变现的必然之祸。老字号遍地开花、乃至“一招鲜吃遍天”的扩张之路不胜枚举,做药材的做食品、做零食的卖保健、做衣服的玩科技……跨界之局越来越多,看起来是创新发展,实则离匠心越来越远。不过,它们大多忘了这种无序扩张的风险:一旦子项目发生质量危机,对于大品牌的整体杀伤力很可能是摧枯拉朽的。近年来不断曝出的质量门,已经让同仁堂陷入不断加深的信任危机。
一次质量事故,就是一次信任危机。这警示相关企业必须重视质量与品牌,重视食品、药品领域的全流程监管,不能因为是知名品牌、“百年老店”,就有所放松,丢掉品质,丢掉老字号的立身之本。
此外,“诚实守信”不仅是一个企业得以安身立命的基本要求,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原则。一旦失信于民,不仅仅涉事企业难逃惩处,整个行业也有可能被拖累,坠入“塔西佗陷阱”。
同仁堂的致歉声明承认,“监管不力”“严重失察”,但其在“过期蜂蜜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最终责任,可能不限于此,这需要两地监管部门协同调查,给出权威结论。
有观点指出,知名商家之所以能赢得消费者信赖和市场份额,靠的是消费者的信任。而如今,它们却利用消费者的信任肆意造假,为了赚钱,丢了良心,于情于法都不该宽宥。唯有对这种知名“造假者”严厉追责,才能形成更大的威慑效应,最大限度地打消不法者的非分念头,让商品市场得以有效净化。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只有让其付出巨大的违法代价,才能让其真正体会到质量安全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才能让其明白,诚信经营和上乘品质,才是生存之本。
热点新闻
- 724373
- 192629
- 100675
- 68372
- 64897
- 61387
- 51439
- 42179
- 29359
- 27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