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2019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创新文化,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再次被强调。近年来,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已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和被引次数稳居世界第二,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但少数科研人员的学术不端问题仍时有发生。加大科研诚信督查力度,对学术造假说“不”,成为夯实“诚信”这块科技创新基石的必然要求。
2017年4月20日,原属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宣布撤销发表于2012年至2016年的107篇中国医学论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事件发生后,我国科技部牵头会同教育部、原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等部门,坚持刀刃向内、零容忍,通过学术评议和行政调查“两条线”,查实部分论文作者存在由第三方中介机构代写代投论文、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内容造假等违规现象。
有专家指出,此次撤稿事件中,个别科技工作者底线意识不强,在名利诱惑面前心态失衡,做出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应承担首要责任。与此同时,一些第三方中介机构打着科技服务的幌子,行代写代投之实,甚至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信息,收取高额费用,也成为毒化学术生态的蠹虫。
就此,有关部门严肃处理了497名论文责任人员,分别给予了撤销职称、取消学位学籍、取消晋升职务职称资格、取消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承担资格、追回或撤销奖励奖金和荣誉称号等处理,71名责任人同时还受到了留党察看、警告、开除、行政降级等党纪政纪处分,173名主要责任人和次要责任人全部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
同时,针对论文撤稿事件调查中发现的第三方机构,相关线索已被报告有关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为了净化网络学术风气,“清网行动”也相应展开。据统计,经过清理,互联网中“论文买卖”等若干组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数据大幅减少,论文买卖网站的链接和相关广告用语明显减少。
这一案例,彰显出我国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力争从根本上铲除论文造假土壤的决心。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看来,科研道德是不容触碰的底线,诚实是科研工作的前提,“做学问的诚实,首先反映在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偏差甚至错误也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但若造假,就是学术不端。”
施一公表示,科学的本质就是求真,科研的目标是不断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推动技术进步,真正的科研动力来自于内心的认同,真正的学术道德在完善科研管理体制之外,也有赖于每一个个体对于科研之道的认同而实现的自律。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王继民则认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对学术不端零容忍,也有赖于先进的制度设计。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研讨会上,王继民介绍,“目前北京大学本科超过三分之一的课程需要撰写课程论文,研究生课程考核更是以论文为主,为了增强学生科研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我们开发了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平台,向全体师生开放,在‘事前教育和预防’上,平台整理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学术规范及惩戒案例。在事中监测方面,我们自主开发了查重监测系统,数据源除期刊论文数据之外,也加入了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等网络数据资源和往年学生提交作业,为教师提供批量上传、学生通过查重系统提交课程作业等功能。据我所知,2018年9月清华大学也上线了作业查重监测系统。”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刘耀也肯定了技术手段在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目前在查处低端的学术不端行为中,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违反科研伦理等更高层次的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
对此,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推进科研诚信全流程管理,将加快科研诚信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科研诚信信息系统,对科研人员、相关机构和组织的科研诚信状况进行记录,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信息采集、记录、评价、应用等管理制度,“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坚持零容忍,建立终身追究制度,依法依规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实行终身追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热点新闻
- 724378
- 192648
- 100678
- 68372
- 64897
- 61387
- 51440
- 42179
- 29359
- 27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