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中国 本站支持IPv6

切实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来源 :腾讯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0-04-16 打印

4月15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会议认真研判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强调在当前的形势下,应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强化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落实,并专题研究了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

会议指出,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经济活力逐步提升。国际上金融市场震荡回稳,经济走势受疫情冲击十分明显。目前外部风险大于内部风险,宏观风险大于微观风险,在这样的形势下,关键在于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从总量和结构同时入手,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把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落实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

近期,中国银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中小微企业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给出具体安排,最长可延长至6月30日;发布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畅通产业链资金流,提升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整体效应; 与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针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更加迫切的资金需求,加大税收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等,促进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进一步落地。

实际上,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系列举措已成效初显。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此前介绍,一季度银行业各项贷款新增近7万亿元,同比多增1.18万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月末,18家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5万亿元,同比增长31.8%;贷款平均利率5.22%,较去年下降0.22个百分点。对于湖北地区,银保监会也作了特殊安排,年内湖北普惠型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力争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此外,通过为核心企业及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增加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预计今年将为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8000亿元。

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表示,当前经济的恢复必须从生产和消费两端一起着手,保障生产经营活动有序维系和开展。其中,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最为重要,防止短期冲击变成长期的债务危机,只有保障中小企业的生存,才能为下一步的恢复生产提供基础。当前来看,支持出口企业更为重要。

坚定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为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也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力度,运用降准(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MLF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比如,从4月15日开始,央行对农村金融机构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同一日,央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中标利率2.95%。通过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央行向金融机构提供了超3万亿元低成本资金,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流动性进行边际调节并下调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的效果也正在显现。4月10日,央行发布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3月份社融规模新增5.16万亿元,超出市场预期;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0.1%,增速创近3年新高;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9万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本月,在年初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8000亿元的基础上,央行2次定向降准释放了9500亿元长期资金,用于发放普惠领域的贷款;设立3000亿元防疫专项再贷款,新增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增加支农、支小信贷投放。在一系货币政策的支持下,银行应贷尽贷、应贷快贷,信贷投放力度和规模远超去年同期,推动本月新增贷款规模大幅回升。另外,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和居民消费回升,是从需求端推动本月新增贷款规模回升的重要原因。

健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完善股票市场制度建设,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对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确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巴曙松曾公开表示,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间接融资模式转变为直接融资模式,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对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今年以来,新证券法、再融资新规相继落地,资本市场制度供给质量进一步提高。此外,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出台、修订完善创业投资基金反向挂钩政策、明确战略投资者界定标准等,均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大力支持,补齐了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先进制造、科技创新企业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