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中国 本站支持IPv6

宝鸡:智慧监管云平台 让失信者无处可藏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19-05-27 打印


“现在我们讲要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所以一定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将事中事后监管数据归集到云平台上市场主体名下,在事后监管也就是联合惩戒环节发挥作用,使失信者寸步难行。”宝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兴周表示。5月22日,“诚信建设万里行”走进陕西宝鸡,聚焦信用体系建设。

3.jpg

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兴周介绍相关情况


全市涉企数据互联共享 实现“一张网”全覆盖


宝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息管理科科长肖武奇介绍,目前宝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一平台”,提升监管能力水平,打牢“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基础。


通过宝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企业登记注册数据库和全市企业信用协同监管系统为基础,建成了企业事中事后智慧监管云平台,目前入库市场主体近20万户,实现了市场主体监管“一张网”、全覆盖。

1.jpg

宝鸡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 赵二龙介绍相关情况。


此外,宝鸡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赵二龙介绍:“2018年12月底,宝鸡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与全省信用信息平台完成对接,实现企业法人信用信息互通共享,并在综合受理平台设置“信用查询”模块。”在行政审批过程中,通过“信用查询”实时了解审批主体和法人代表相关信用信息,对全省范围内列入信用“黑名单”的主体做出“不予受理”决定,不断强化企业法人诚信意识。


有了信息归集,还需要有监管力量。肖武奇表示:“我们根据执法层级和执法人员基本情况,建立了各部门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入库执法人员和技术专家已达1519名,明确了‘谁监管’。”随后,对现有法定检查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将全市各相关部门209项检查事项列入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对外公示,并制定了工作细则,明确了“管什么”。


违法行为实行失信联合严惩  让失信者处处受限


信用信息归集到市场主体名下,通过智慧云监管平台,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各执法单位改变了从前信息孤岛现象带来的执法难题。同时,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的联合抽查检查,有效解决“多头执法、随意执法”等问题。目前,宝鸡已开展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执法,市、县相关部门先后围绕安全生产、农资市场等重点行业领域实施20余次联合抽查检查,不断提升监管效能。这实际上体现了事中监管的成效。最终,运用大数据,精准刻画企业信用“自画像”。那么失信者又如何惩戒呢?

4.png


这就不得不提起事后监管,通过事后监管联合惩戒,公布失信“红黑榜”,让“老赖”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依托云平台,通过平台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检查结果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体系对接,向社会公开公示,对违法行为实施失信联合惩戒;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程序,申请公开检查过程,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归集于一网,企业信息公示共享于一网,企业失信联合惩戒于一网。


截止2018年底,累计将全市2.1万户市场主体列入异常名录,对列入黑名单的79户经营主体实施了联合惩戒限制措施。

2.jpg

信息管理科科长肖武奇介绍云平台建设情况


谈起下一步工作,肖武奇认为,诚信宝鸡的建设不能缺少群众的“慧眼”,他说:“未来,希望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云平台,参与监督市场主体,助力诚信宝鸡建设”。


鲁迅曾说,诚信,为人之根本也。大到一国,小到个人,诚信都是立身之本。人们在社会和经济交往中,所形成的诚信将会成为一笔财富。诚信的个人、企业主体都将会在信用体系建设中,不断享受诚信带来的激励;相反,失信者也将会自食恶果,受到严惩。(焦糖)


责编:季冉冉